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流放创作

  洪亮吉这位著名的清代学者1799年因上书直言朝政之弊端,言辞激烈,不避锋芒,刺到了嘉庆皇帝的痛处;“人才至今日消磨殆尽矣。数十年来,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由所遭者,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以定衣钵相承牢结而不可解……士大夫渐不顾廉耻,……”。为此言语,差点丢了脑袋。幸“恩旨从宽,免死,改发伊犁,交将军保宁严加管束。”


  这对洪亮吉无异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可洪亮吉却能坦然处之,一笑置之。“半生纵踪未曾闲,五岳游完鬓乍斑。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出关作》他一路歌风岭雪,觅史寻踪,赞西域山水之奇丽,记边塞风情之异观。观察之深,描绘之细,确有舆地学者之眼光,又有诗人才子之文采。也许,他当初写这些诗时并未曾想到传世,然而,却给后人了解西陲风物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对于流放犯,诗是双刃利剑。洪亮吉曾特意提到:(流放伊犁途中)至保定,甫知有廷寄与伊犁将军,有“不许作诗,不许饮酒”之谕。是以自国门及嘉峪关,凡四匝日,不敢涉笔。及出关后,独行千里,不见一人,径天山,涉瀚海,闻见恢奇,为平生所未有,遂偶一举笔,然要皆描摹山水,绝不敢及余事也。


  看来嘉庆帝相当了解这个才子。“不许作诗,不许饮酒”出自皇帝之口,真是意味深长。而创设伊犁流放地的乾隆帝早在20年前就责令伊犁将军,对遣犯严加管束,“倘赡恂情面,任其置产娶妻,则伊等反得晏然安处,与无罪何异?至其遣发日久,不得归籍,


  或妄作诗词,编选诽言,或不安本分生事,及潜行逃走者,一面奏闻,一面正法,不得稍事姑容!


  次年二月,洪亮吉越过千山万水,抵达流放都会惠远。


  惠远,所居之房是有名的鬼屋。前居屋主在“环碧轩”遇鬼,又加上贬谪丢官后心情不舒,终死在自己的失落中。而洪亮吉在此居住百日,却从未见鬼,实乃超脱于世,不为个人之失落而恼也。他寄情山水,赏花观鱼,饮酒做诗,将伊犁所见所闻详录于日记诗文中,这决不是一时游戏之作,而是继续他一生所从事的著述之业,以传世人。


  他写伊犁山水:“看山不厌马蹄遥,笠影都从云外飘。一道惊流直如箭,东西二十七飞桥。”


  他吟伊犁风雨:“毕竟谁驱涧底龙,高低行雨忽无踪。危崖飞起千年石,压到南山合抱松。”


  他咏伊犁街巷:“日日冲泥扫落苔,一条春巷八门开。外台自有萧闲法,携具方家说饼来。”


  他赞伊犁花果:“古庙东西辟广场,雪消齐露粉红墙。风光谷雨尤奇丽,苹果花开雀舌香。”


  洪亮吉歌咏过的天山风光


  纵观洪亮吉的伊犁杂诗,决不仅仅是应酬抒怀之作,而是有意识地用诗的形式记下伊犁的山光水色、风土民情。这是跟他后来追述伊犁百日行的《天山客话》一脉相承的。他的《伊犁日记》对他来伊途中所见之物作了详细的记载,而《天山客话》则详细记载了伊犁的山川、物产、风貌等。这些都为后来研究西北地区的史地学者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新疆图志》就引用了他的不少条述。后世史地学者对洪亮吉评价甚高。


  洪亮吉戍伊百日之后,即被“皇恩大赦”。当他离开惠远城时,“下马步出城,百步屡驻脚。“长刀短后衣,未忍即抛却。”他为失落而来,却满载西域奇珍而归,在自己生命价值的天平上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参考资料:

1、 0

人物生平

生平

  先世祖籍安徽歙县洪坑,三十七世洪璟曾任山西大同知府,其子洪公采为洪亮吉的祖父,入赘于常州赵氏,娶康熙四十八年状元赵熊诏之女为妻,从此定居常州。洪亮吉生于1746年九月三日(10月17日),卒于1809年五月十二日(6月24日)。自幼丧父,刻苦读书,以词章考据闻名,尤其擅长舆地。与同里黄景仁、孙星衍友善,并得袁枚、蒋士铨的赏识。多年屡试不中,先后充安徽学政朱筠、陕西巡抚毕沅等幕府。乾隆五十五年(1790)44岁时终于以一甲第二名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乾隆五十七年(1792)担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后督贵州学政,任内为贵州各府书院购置经、史、《通典》、《文选》等方面图书,提高了贵州学术水平。嘉庆元年(1795)回京供职,入直上书房,教授皇曾孙奕纯读书。嘉庆三年(1798),以征邪教疏为题考试翰林和詹事,洪亮吉著文,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为时所忌,以弟丧辞职回乡。嘉庆四年(1799)为大学士朱圭起用,参与编修《高宗实录》。同年,上书《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启》,触怒嘉庆,下狱并定死罪。后改为流放伊犁。百日之后,即被释放回籍。从此家居撰述至终。洪亮吉坐姿像。

参考资料:

1、 0

介绍

文学成就

  洪亮吉精于史地和声韵、训诂之学,善写诗及骈体文。洪亮吉的《北江诗话》,论诗强调“性情”、“气格”,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赞赏杜牧的诗文能于韩、柳、元、白四家之外“别成一家”的独创精神;批评沈德潜诗学古人“全师其貌,而先已遗神”(《北江诗话》卷四);非议翁方纲诗“如博士解经,苦无心得”(同前卷一)。这些都是可取的。此外评论古代及当时诗人,亦多精到语。洪亮吉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吴、 越、 楚、黔、秦、晋、齐、豫等地,所以他的山水诗特多,有不少佳构。谪戍伊犁期间写的《安西道中》、《天山歌》、《行至头台雪益甚》、《伊犁记事诗四十二首》等,写塞外风光,尤具特色。诗笔于质直明畅中有奇峭之致。他的骈体文高古遒迈,“每一篇出,世争传之”(袁枚《卷施阁文乙集序》),如《出关与毕侍郎笺》、《游天台山记》、《戒子书》等都较著名。时人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曾评点当代诗坛108家,并以梁山泊好汉相拟,将洪亮吉比作“花和尚鲁智深”:“好个莽和尚,忽现菩萨相。六十二斤铁禅杖。”洪亮吉著有《卷施阁诗文集》、《附鲒轩诗集》、《更生斋诗文集》、《汉魏音》、《北江诗话》及《春秋左传诂》。

参考资料:

1、 0

成就

作者《洪亮吉》的诗文
赏析

泰山道中 其一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兹山亘东方,郁勃截生气。虚轮扇风海,空腹入天地。

其高无端倪,一半植空际。滃滃云出始,袅若丝发细。

俄焉分道骋,寰宇悉衣被。洪荒迨今日,年代渺谁记。

登封坛数尺,藉以验兴替。允哉神明区,心精默相契。

赏析

阿江泛道中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一山途四出,晓日正当头。好鸟背人立,清泉择地流。

雾归僧阁暗,云出寺门浮。半晌沿林走,偏忘路阻修。

赏析

被酒与吴生麟夜话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辽东道士应成鹤,阳羡书生莫化鹅。尚有十年人海愿,却来吹笛共高歌。

赏析

登别峰庵望海忽值风雨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朝曦色染沧溟绿,东望海门如半粟。沧溟突处天荡摇,顷刻已见西来潮。

象山南头蒜山尾,一舸倒流还数里。风威不敌潮势狂,吹角北岸停帆樯。

君不见日居万瓦鳞鳞内,眼暗头低殊不耐。此时怀抱觉暂开,足底隐隐闻惊雷。

天公似把炎蒸洗,东海叱龙龙尽起。一晌江都电影来,翠屏洲上红三里。

赏析

十月六日同朱大桂芳孙大星衍城南晚步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十日五日一出游,原上草木初辞秋。惜哉岁歉寡欢思,且觅二子吟穷愁。

市中扰扰无百家,落日鼓已鸣官衙。饥民入市竞挐攫,野店插竹凭拦遮。

故人住近宫墙左,破壁经时有烟火。吏病无能索市租,客来聊复供山果。

芒鞋日晚踏市尘,城上月出光愁人。斜阳欲没尚未没,照曜树顶栖鸟嗔。

城南城北荒途永,城里蓬蒿余百顷。桧柏难寻隐士坛,辘轳已断仙人井。

前时一雨润麦田,短麦稍喜抽平阡。已看黄口竭樵采,忍听白发谈丰年。

道旁一辈还相告,曰昨征西捷书到。百斛襄船米禁开,征人失喜居人噪。

我今作客虽一方,百里尚得称吾乡。眼中见此谁得忍,树赤无皮石无粉。

赏析

送缪公子公俨之江浦兼简孙大渊如三首 其一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相别翻怜相见迟,坐中人影壁间诗。魂摇青草东风路,梦立黄河远岸时。

病马去来应有恨,秋禽踪迹本难知。寥寥门闭红尘里,残腊都将浊酒支。

赏析

破晓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破晓帘前望,园荒绿欲齐。春知来路阔,天觉过墙低。

惊笋有时折,野莺无数啼。萋萋一坡草,踏尔过桥西。

赏析

洪源谒祖墓四首 其一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五世还支子,全家问悯孙。野花生墓阙,古柏及祠门。

朴塞吾宁忝,渊源系觉尊。所亲欣絮语,灯火入前村。

赏析

大风登摄山顶望江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山僧出户惊狂客,绝顶立同山木植。苍松冈南阁一层,飞鸟欲下人还登。

白云濛濛一招手,天风忽吹离立久。雄心直挟海水飞,南望天门北京口。

赏析

独酌谣四首 其二

洪亮吉洪亮吉 〔清代〕

独酌谣,独酌无所知。离离春心开,飘飘若游丝。山风为我披襟,百舍为我行吟。

楼高三层,月不得升。燐火飞出,光明若灯。上楼钟声三,下楼鼓声四。

冥冥濛濛飞雨至,蝙蝠吓人还展翅。

© 2023 彩笔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